ICF(国际教练联合会)对教练的定义是:教练是客户的长期伙伴,通过创造性地引发客户深度思考的教练过程,激励客户最大化地提升自我认知与发掘职业潜能。简而言之,教练与客户合作,在发人深省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中激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专业潜力。由此可见,教练不仅是一种技能、职业或变现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能量状态,是照亮自我的灯塔。自我教练能增强自我觉察,激发行动的源动力。教练他人则能支持他人成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群智金牌课程顾问淑君Sara曾支持数百名同学踏上教练之旅,她自己也学习了群智全模块的教练课程,目前正在积累教练小时数的阶段,上周Sara在直播中分享过她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总结为学好教练的 3 个心法,分享给大家。管理类课程中常强调“OPEN心态”的重要性,许多成熟的教练和优秀的领导者都展现出开放的心态。开放心态是成长的基石。若封闭思维,只关注自我,我们便难以倾听外界声音,限制个人成长。开放心态也是学习教练的基础,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语言或行为,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真诚开放。每个人在学习教练或成为更好的自己时,关键在于修炼知行合一,保持内外一致。只有内心留有空隙,阳光才能照入,我们才能倾听他人声音。这是学习教练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我觉得/认为这件事怎么样?或者有时候嘴上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但是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你自己内在固有的评判和认知,这种固有模式会带给你思维惯性,形成你一贯的行为、表达、思考。这种固有模式不一定是错的,但在教练的学习中,你应该先放下固有模式,放下评判,带着空杯心态去思考和倾听,这样你才能真正看到对方的想法,走进对方的内心,进而开展良好的教练对话。教练课堂上,很多同学都会感觉到别扭,因为你要开始用自己不擅长的思考方式去思考,用不擅长的沟通方式去表达。这种别扭就像学打网球一样,网球教练会告诉你站位怎么站、挥拍怎么挥……初学者一定会觉得这些动作非常别扭,哪哪都不舒服。学教练同样如此,教练课上学到的聆听和开放式提问会让你觉得很别扭。拿开放式问题来举例:这件事你是怎么考虑的?你的思考过程是什么?为什么你会这么想?通过开放式提问,让对方感受你的好奇和对对方的关注,这样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再举个例子,我们经常收到下属的方案,然后作为管理者,你提了一些建议和反馈,但是下一次可能还是这样,反反复复,结果并没有改善。面对下属的方案,你及时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看似很快,非常高效,但是学了教练以后你就会发现,这里少了一个环节。如果下属的方案只有60~70分,经过你的建议后方案可以达到90分。那么,你在给出建议前可以先做一件事:给下属这60~70分的认可。比如说:我觉得你这个部分做得都很好,你想得很周全。如果说还能更好的话,我觉得可以是……每个人都没办法独善其身,需要被认可和看见,通过先认可再提升的方法你可以有效激励下属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比你直接给他答案,让他照着做要重要得多。ICF对PCC专业级教练认证的要求里,有一条是申请者要攒够500小时的教练实践小时数。评估一名职场人,需要看他在什么大公司待过,做过多高的职位,也要看他从什么学校毕业,修的是什么专业等等。这种背景资历是评估职场人的重要依据,大公司或学校则是定义了一个行业的标准。教练不仅如此,除了专业学习以外,你还需要500小时的教练实践小时数来构成你教练能力已经夯实这一状态。 第一,积极主动地投入你的“注意力”,不只是你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人会说,我会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练实践里。这对,但不全对。我们需要投入的是注意力,而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区别是什么呢?教练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需要找好时间,正襟危坐开始干,心无旁骛,一心扎在教练里。教练是一切对话的辅助功能,我们在探索自我时,和其他人交流时,和下属做辅导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和供应商谈判时,我们都可以运用教练的能力,尝试利用教练来搞定这场富有挑战的对话。只有这种日常的实践足够多,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锻炼自己的教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练状态。最终,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单纯地掌握了某一项技能。 第二,积极地参与到课上、课后的练习中,收益最大的就是敢于尝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专业教练的道路是很长的,就像登山一样,每一步都是更近一步。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在不同的人身上做练习,并从他们身上拿到各种反馈和前馈。群智的教练课堂上,每天都会安排Coaching Session,我们要积极地报名成为教练和客户。除此以外,我们也要积极地touch身边的资源、人脉,在他们身上实践教练技巧。以上两种都是从他人身上获得反馈,还有一条就是从自己身上获得反馈,那就是主动用教练的理念去思考(觉察、反思,行动),将教练运用于无形。以上三件事缺一不可,我们需要一边行动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觉察。思考的是我今天这场教练对话哪里做得好,哪里可以更好。觉察的是这场对话反应了我或对方内在的什么想法,什么心态,什么情绪。大家对复盘一定不陌生,复盘是创造持续教练状态和技能精进必不可少的过程。优秀的学霸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每一场教练约谈,录音也好,文字记录也罢,他会在约谈后重新回顾整个过程,去判断过程中哪个问题问得好,哪个问题可以更好。群智的校友会自发组织了学习圈,每周都会有好几场由校友自发组织的教练对话练习,同时群智专业体系下出来的mentor也会上线,给大家反馈和前馈。如果你是群智的校友,一定要加入群智校友会学习圈,这是你在课后为数不多能收到专业意见的机会。回到正题,给大家几个能很好地触发复盘的问题,供大家参考:1.这场教练约谈中我哪里做得还不错?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还有下一次,同样的议题下我会如何提问?2.在这场教练约谈中,我是否有我自己的参照系?我内心是否有冒出来什么评判?3.在提出教练问题时,我的动机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问?4.客户在回答我的时候,我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当时我的思考是什么?最后,如果你正在教练的学习路上,希望以上文字能对你有所启发,同时也衷心祝福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和我们一起,陪伴更多人成为教练的同路人。
如果您还没做好系统学习的准备,想要先体验和感受一下教练的魅力,您也可以报名参加由群智创始人、大师级教练 MCC 吴彦群 Karen 和 陈莉 Chelsea 双MCC亲授的《教练式领导力训练营》,用一周的时间掌握教练最底层但最核心的两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