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约了很多教练录制「教练访谈录」,为了和不太熟悉的教练建立更好地对话场域,我报名了全网1600万粉丝的「凉子访谈录」主理人凉子的课程,课上他举了一个例子,让我非常动容。
大众印象中雷厉风行的商业导师张琦,在访谈时被凉子一句话触动泪点。凉子说:
我看你书的序里第一个词是“亲爱的读者…”,最后一个词是“…希望大家喜欢”,这跟我们想象中的张琦是不一样的,感觉你的内心似乎也很柔软。
凉子甚至都没有提问,张琦接着说:你确实厉害。
说完这句话,张琦沉默了很久,眼角泛起了泪光。
凉子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同理张琦的柔软,直击内心,并顺利开始后续的访谈。
在我看来,这是凉子的一种境界,换句话说,凉子是天生的教练圣体。
真正优秀的教练状态体现在,不需要过多的浮夸,不需要精细地罗列客户的优势,而是看见客户内心最渴望且柔软的地方,同理她,并像镜子一样照给她。
课程里凉子还提到,做访谈没有那么多的技巧,真正核心重要的就6个字:故事,情绪,观点。
这不正是教练的3层聆听吗!
客户说的话通常都包含3层意思:
第一层是Feeling,是故事以及故事带给客户的感受,这是通过客户的语言能直接感受到的。
第二层是Being,是客户故事背后的情绪,故事带给客户情绪是什么,客户为什么会喜,为什么会悲,为什么会怒,为什么会躲…
第三层是Willing,是客户情绪背后的价值观,客户为什么会有情绪,客户碰到类似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情绪吗,客户的价值观是什么,这种价值观是普世的,还是客户独特的?
当客户说完自己的故事后,访谈者通过追问,挖掘客户的情绪和观点,访谈的内容就会非常完整且打动人。
不需要高深的技巧,不需要浮夸的词藻,通过真心换真情的方式,把客户的故事、情绪、观点呈现出来,凉子通过5年的时间打造了1600万粉丝的「凉子访谈录」。
沟通是有力量的,好的沟通可以创造客户更多的觉察,而不够好的沟通会让本来意图足够好的两个人都产生一些没必要的摩擦,甚至会影响事情最后的结果走向。
02。
最近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个片段我印象特别深刻,是戚薇和她老公李承铉的一次冲突。
李承铉和戚薇在那一站当导游,李承铉非常焦虑,以至于戚薇跟他的很多爱的信号都没有接收到,戚薇就有一点不开心,然后在房间里进行了一次沟通。
戚薇说:你当导游压力很大吗?我是觉得你有点慌乱了,这有什么好心慌的,你没有必要状态焦虑,没必要嘛,我觉得放轻松,没有多大的事,不要对大家没有自信,不要把大家当孩子养。你出来一下,你刚才是故意摔门重还是不小心摔门重?
很多网友说,这是戚薇一次很成功的积极沟通,可是我觉得那不是积极沟通。群智校友、全网800万粉丝的崔璀在她的自媒体账号也说,这不是积极沟通,原因有三。
第一,我们可以表达需求,但是不能把需求包装成批评的样子。
一个有共情优势的人,非常在意每个人满不满足,李承铉就是这样。他所有心思都在别人的感受上,所以在领到一个任务时,会完全投入到为他人的服务上,有时候就会忽略掉身边其他人的需求。
当戚薇感觉自己指了好几次,都没有收到李承铉的回应时,戚薇应该说:你看我指了好几次你都没有看到,我感觉被忽略了。
像戚薇这样以“你”来开头,会让对方感受到被指责,言下之意是,你的焦虑是不对的。
以“我”来开头,会让陈述更客观,陈述你的感受和你的需求,让对方接收到并去思考“我能做什么来支持你的需求”。
第二,情绪可以不要稳定,情绪要灵活。
戚薇和李承铉的整段对话都在呈现一个导向:焦虑不好,紧张没必要。同时,戚薇的言外之意是:你看我情绪多稳定,你都已经摔门逃走了,我还把你拉回来。
事实上,人是可以焦虑的,更重要的是透过焦虑去看到背后的原因。比如李承铉的焦虑是希望每个人都满意,很多东西都没有定,那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去制定计划,这个过程是流动的。
戚薇的回应是:“你不要焦虑,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也许转变为“我看见了你的需求,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怎么做,来让大家都满意,减少焦虑”,这样才是真正的积极沟通。
第三,积极沟通下,两个人的感受是会变好的。
当李承铉摔门的那一刻,他是希望消化一下复杂的情绪的。拥有共情的人非常容易接收到很多情绪,比如对自己的指责,心爱之人对自己不满意的批评等等。他需要消化情绪,让自己的大脑降温。给他一点时间暂停,也许对他来说是一种积极沟通,他会自己消化。
对李承铉这样拥有共情能力的人,他消化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所以我们只需要告诉他:
我知道你特别想把这件事情做好,我知道你特别想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要不要看看有什么更让你放松的做法?
那个瞬间他会感觉到被支持,他就不会在日后反思是不是我不够成熟,不够好。
我们要相信,对一个有共情有目标,一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来说,你对他的指责,他自己已经指责了自己一万次了。他在亲密关系当中,最需要的是有人告诉他,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亲密关系当中没有那么多对错,有的就是我赞美你一句,你称赞我一句,我们互相去托举对方,然后大家感受都很好,真正的积极沟通不是主动发起沟通,压制住对方的情绪,让自己舒服。
03。
无论是凉子的访谈还是崔璀的沟通解析,都印证了教练式沟通的核心:摒弃评判,在情绪褶皱处看见真实需求,用同理心激活正向转化。
教练式的积极沟通不仅在生活中有用,在职场也同样有用。
鼓励下属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我给你个建议你就去做吧”,也不是“你怎么这么差劲,会不会做事”。
支持跨部门同事实现双赢,而不是“我的目标就是…你不能这样…”。
打造教练式组织文化,让团队富有干劲,力出一孔,而不是“公司目标太高了,我根本完成不了…”,或“公司目标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挣不了几个钱…”
如果您还没做好系统学习的准备,想要先体验和感受一下教练的魅力,您也可以报名参加由群智创始人、大师级教练 MCC 吴彦群 Karen 和 陈莉 Chelsea 双MCC亲授的《教练式领导力训练营》,用一周的时间掌握教练最底层但最核心的两项能力。
近期课程:
⬇️点击跳转了解详情
北京:2025年7月、9月、11月
上海:2025年6月、8月
深圳:2025年6月、8月
北京:2025年5月、12月
上海:2025年9月
深圳:2025年6月
线上:202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