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万事万物皆可教练”系列直播第四期,群智校友邱晨对话王姣Joanna老师的直播分享。多年前,在我准备跳槽至微软之前,这家公司正处于发展的“谷底”,外界都在吐槽它的产品和服务,业内人士都在嘲笑它日薄西山、暮气沉沉——我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都觉得我疯了,都劝我别去。没有人能预见它如今的辉煌。而我的“一意孤行”,不仅让我有幸见证微软重回巅峰的全过程,也改变了我之后的生命轨迹。是团队教练改变了微软,也成就了我。重启:以教练,重启公司文化今天的微软如日中天,很多人认为是它押注 AI 押对了。但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扎实的战略落地都是“结果”,那什么是长出了这个结果的那颗种子呢?我记得那时候大约是 2014 年,Bing 搜索的市占率不足 6%,云服务刚刚起步,只是亚马逊的一个零头,Windows 系统饱受诟病,市场份额也在下滑。内部就更不用说了,跨部门合作困难,员工士气不振。
新 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刚刚上任,很多人建议他要革新技术,要创新产,要提升服务的……但他说,“微软病了”,微软的文化导致任何创新都很难实现,技术迭代也变慢了。所以,首当其冲要做的,是“文化刷新”,让公司恢复健康的机能。
萨提亚是微软内部“生长”出来的 CEO,他的优势在于,因为身在其中,他很清楚微软内部发生了什么。他经常用的一句话,也是彼得·德鲁克的名言:文化会把战略当早餐吃掉(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不管你有多好的战略,当你的团队无法好好合作,充满着抱怨、内斗、个人英雄主义和猜猜猜……的时候,战略最后都不可能真正落地,转化成结果。所以,萨提亚提出了,要以教练来刷新公司的文化,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着我们全球所有管理者,做“教练式领导力”的赋能。我们给这个工作坊取了个很有微软特色的名字,叫 Manage Reboot。电脑卡了,要重启一下,公司文化卡住了了,也需要重启。那为什么要用“教练”来做这次文化刷新和重启呢?很简单,文化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不是搞培训搞出来的,文化根植于组织里每个人的思维惯性和日常行为当中,只有让每个人都能够自我觉察和自主担责,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而这一点,是教练独一无二的价值。实践:以持续的教练,让公司文化不成空话那微软做文化刷新的基石是什么?或者说,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其实就是那本叫《终身成长》的书里倡导的,成长型思维。萨提亚最早是因为自己的太太接触到这本书的。萨提亚的儿子因为早产等原因,终身都困在轮椅上,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后来他的女儿也因疾病必须到加拿大治疗,长期往返于西雅图和温哥华,令他们的家庭心力交瘁。他的太太 Anupama Nadella 拿这本在教育界已经非常知名的书给他,希望他能从中找到办法帮助他们的孩子和家庭。而读完这本书,他非常欣喜,他感觉这本书所倡导的理念,不仅能帮助孩子,还能帮到微软。于是就把这本书带回公司,当成了微软整个文化刷新的底层逻辑。《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作品,英文全称叫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书里区分了两种心智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化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教练是固定思维转变成长思维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毫无疑问,我们希望每个管理者,都能掌握一点教练能力,希望每位员工也都有成长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