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期管理者的三大思维卡点与教练式破局之道(附案例详解)

当行业颠覆、战略调整、组织重构成为常态,每个管理者都在经历一场 “领导力的重塑之战”。

业务快速变革期就像一条湍急的河流,有人被浪花拍打得手足无措,有人却能借势扬帆,成为推动变革的核心力量。

区别在于,你是否能突破那些隐藏在 “忙碌” 背后的思维卡点,并用符合变革逻辑的方式升级领导力。

群智每年培养100+专业教练,同时赋能超过1万名管理者成功转身,应对变革。今天我就来拆解变革期管理者最容易陷入的 3 大卡点,以及基于群智企业教练核心理念的破局方案。

卡点一:掌控焦虑 —— 越想抓住一切,越容易错失关键

“这个方案我不盯细节,团队肯定会走偏…”
“市场变化这么快,等大家讨论出结果,机会早就没了…”

在变革期,很多管理者会陷入 “掌控焦虑”:既怕自己决策失误,又怕团队跟不上节奏,于是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最终陷入 “自己累死、团队闲死” 的恶性循环。

这种状态的本质,是对 “不确定性” 的恐惧。

变革意味着打破固有模式,而管理者习惯了用过去的经验掌控全局,当熟悉的路径不再有效,就会本能地想抓住更多细节来获得安全感。

但现实是,变革中的变量太多,越想掌控一切,反而越容易被琐事困住,错失关键的战略机会。

卡点二:信任设限 —— 凡事亲力亲为,扼杀团队动力

“跟他们说了多少次,还是达不到我的要求…”
“与其花时间教他们,不如我直接做完效率高…”

这类想法看似是 “对结果负责”,实则是管理者在团队信任上的 “自我设限”。

在稳定期,管理者的 “指令 – 执行” 模式或许能高效运转,但在变革期,市场需要快速试错,组织需要灵活应变,单靠管理者的经验早已不够。

此时如果管理者依然抱着 “团队不行” 的预设,凡事亲力亲为,不仅会让自己精力透支,更会扼杀团队的创造力 —— 当成员习惯了等待指令,就会失去主动思考的动力,整个组织的变革响应速度也会大打折扣。

卡点三:自我证明 —— 防御心态让你停止成长

变革期往往伴随着争议:新战略可能不被理解,新方案可能遭遇质疑,甚至曾经的成功经验会被颠覆。

这时,有些管理者会陷入 “证明自己” 的陷阱:为了维护权威,强行推行自己的想法;面对不同意见,第一反应是反驳而非倾听;即使发现决策有误,也因怕丢面子而硬撑。

这种 “ego 主导的防御心态”,会让管理者失去自我反思的能力。

变革的本质是 “探索未知”,没有人能永远正确,而拒绝承认不足、害怕暴露短板,只会让自己停留在过去的认知里,无法适应新的挑战。

破局之道:用企业教练思维重塑变革期领导力

企业教练的核心理念,说到底是 “相信人的潜能”—— 相信自己能突破局限,相信团队能创造可能。基于这一逻辑,我们可以用 3 个方法突破上述卡点:

01:用 “自我教练” 打破思维茧房,与不确定性和解

企业教练强调 “觉察即改变的开始”。要摆脱 “掌控执念”,管理者可以每天花 10 分钟做 “自我提问”:

  1. “这件事如果我不插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能承受吗?”
  2. “如果放手让团队做,他们可能会有哪些我没想到的思路?”
  3. “我现在纠结的细节,对变革目标来说真的重要吗?”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帮你区分 “真正需要掌控的关键节点” 和 “可以放手的细节”。比如战略方向需要管理者锚定,但具体的落地方法完全可以交给团队探索。当你开始相信 “失控不等于失败,而是团队成长的机会”,就能减少内耗,把精力聚焦在更重要的战略判断上。

02:用 “提问式领导” 激活团队,让每个人都成为变革的参与者

企业教练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对方找到答案。这一点在变革期尤为重要:与其告诉团队 “你应该怎么做”,不如问他们 “你认为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如果尝试一种新方法,你会从哪里入手?”

某互联网公司在业务转型时,CEO 发现中层管理者总是抱怨 “团队执行力差”。后来他改用教练式沟通:在会议上不直接提要求,而是抛出问题:“如果我们要在 3 个月内实现用户增长 50%,你们觉得现有流程里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可以怎么调整?”

没想到,团队提出的方案比管理层预设的更灵活 —— 有人建议简化注册流程,有人提出与垂直社群合作。当管理者放下 “我来教你” 的姿态,用提问激发团队的主动思考,成员会更有归属感,也更愿意为结果负责。这就是 “相信团队” 的力量:你给团队多大的信任空间,他们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

03:用 “成长型思维” 替代 “证明心态”,把变革变成自我升级的契机

企业教练的底层逻辑是 “每个人都在持续成长”,管理者也不例外。要打破 “证明自己” 的陷阱,不妨试着在每次决策后做 “复盘三问”:

  1. “这个决策中,我哪些地方做得好?可以复制吗?”
  2. “如果重来一次,我会调整哪些环节?为什么?”
  3. “从这件事里,我对自己、对团队、对市场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这种复盘不是为了 “找错误”,而是为了 “找成长”。比如当你推行的新方案效果不佳时,与其纠结 “我是不是错了”,不如思考 “这个反馈告诉我们市场需要什么”。当管理者能坦然接受 “变革中犯错是常态”,就能从 “维护权威” 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开放地吸收新信息,甚至敢于向团队请教 —— 这种 “谦逊的领导力”,反而会让团队更愿意跟随你一起突破。

业务变革从来不是一场 “冲刺跑”,而是一场 “持久战”。
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不是在短期内做出多少决策、解决多少问题,而是能否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能否激活团队的内生动力,能否让自己和组织一起成长。

你不必成为完美的 “掌控者”,但可以成为敏锐的 “觉察者”;
你不必成为万能的 “指导者”,但可以成为智慧的 “提问者”;
你不必成为永远正确的 “权威者”,但可以成为持续进化的 “领跑者”。

当你真正相信自己的成长潜能,相信团队的创造力量,变革就不再是令人焦虑的挑战,而是成就更好自己和更强组织的机会。

案例深潜:群智如何赋能零售巨头管理者成功转型

理论终究是理论,大多数管理者深谙其道,但难以落实推进,结合群智服务过的一个企业案例,给你更具体的可落地方案。

这家企业是世界性连锁零售企业,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了数百家门店和数家配送中心。当业务处于快速变革期时,公司希望管理者们获得教练的支持,在变革转型中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升级领导力,成为变革的领跑者和助推器。

01:他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为了响应业务侧的转型,中高层核心人才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教练虽然一定可以支持到管理者以更好地状态迎接挑战,但也需要考虑现实的时间、精力和压力:

  • a)如何让教练成为当前变革工作的助力,而非额外的任务?
  • b)管理者需要通过知行合一来交付最终的结果,如何在项目中做到既有认知的拔高,也有能力的拔高?

02:群智解决方案亮点

群智一直认为,变革期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宝贵的发展窗口期,为了让管理者在这个阶段的投入学习时间获得最大程度的产出,我们在项目中采用了三段式的设计:

  • 一对一教练调整应对压力的状态:项目从一对一教练开始,管理者通过教练的支持,快速获得状态的调整,从日常快节奏的工作中获得思考的空隙,有重点、有策略地应对变革中的压力和挑战。
  • 学习教练力,进行领导力迭代:项目中段,群智为管理者提供了教练力培训。教练的思维和能力帮助管理者在变革中建立更加稳定的内核,让自己和团队都能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地执行战略。
  • 一对一教练助力引领变革:项目后期,继续为管理者提供一对一教练支持。教练提供的观察和反馈总是可以让管理者快速地走出迷茫,坚定方向,突破固有模式,带领团队实现目标

03:项目成果

项目结束时,项目中99%的管理者在变革领导力的提升目标上获得了进步。这个项目的过程中,管理者在教练的影响下,状态和行动都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调整:

通过教练,我开始学会洞察事物的本质,发掘很多自己的新思想,过去我每天的状态又累又忙,但是现在我的心态更积极了,聚焦目标,事半功倍。

这段时间是我入职以来压力最大,但收获最多的日子,教练让我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了质的提升,也能够看到自己和团队更大的潜力了。教练是我的新工具,未来我会持续学习和使用。

群智的 1V1 教练项目,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其对企业发展阶段的精准把握、对管理者个性化痛点的深刻洞察,以及将教练目标与企业实际业务无缝衔接的能力。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模板,而是能根据企业的独特基因和管理者的成长节奏,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真正做到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如果你的企业也正面临管理团队转型的困境,渴望让管理层跟上组织发展的步伐,成为推动变革的中坚力量,那么不妨联系群智。


群智企业教练,中国企业教练领军品牌,致力于创建一个赋能的职场生态,激发人和组织的潜能。

我们提供ACC(助理级教练)、PCC(专业级教练)、MCC(大师级教练)、ACTC(团队教练高级认证)等 ICF 授权的教练认证课程,同时也为企业提供 1V1 教练、教练式销售、教练型管理者等内训课程。

文章目录
推荐课程

CITO® 企业教练认证课

群智独创的企业教练模型 - C.I.T.O,系统地展示了企业教练的本质,将个人成长置身于工作环境、将教练能力落地于企业场景,激活人和组织的潜力,使个人和组织双重受益
联系我们
群智顾问企业微信二维码-yichen
扫码免费获取咨询

联系我们

请留下您的联系信息,我们将会尽快联系您